報導分類:周三 聽故事 報導時間:
 
 
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,前中天電視台主播。30歲前,以新聞工作為職志;30歲後,女兒的誕生改變了她的人生觀,開始追求人生更寬廣的可能。著有《妳是我微笑的答案》等親子書。
採訪‧撰文 / 謝明彧


有了女兒之後,我的人生順序,開始重新洗牌。


還沒生小孩以前,自我實現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。那時,我不但主播每天開機率最高的10點時段,假日充當頭牌主播的代班人,公司還給我資源去發展想做的節目。擁有許多人夢想都得不到的機會,我怎麼可以不趁年輕好好把握?反正功成名就之後,多得是時間放鬆與享受。


可是,打從女兒誕生的那一刻起,我開始自問:「人生就要這樣繼續下去嗎?」播夜班,意味著我根本沒有「晚間生活」可言,連想好好吃一頓晚餐都不可能,因為下班回到家時,往往已是午夜過後了。繼續眼前的生活,或許可以讓工作更上層樓,但是我還能維繫家庭的情感嗎?


打從女兒出生以來,我們都是請保母照顧她。當她快滿一歲開始學走路時,有天我意外地發現,即使當我和我老公都在場,蹣跚學步的她也只會走向保母。


那一瞬間,我心中湧起了醋意。「我懷她那麼辛苦,她卻選擇別人?我要把保母換掉!」然而我也明白,真正的原因是我們陪她的時間不夠。就是那一幕,讓我下定決心要轉換自己的工作方式。


我當然想過,可以請調到早上時段播新聞,讓自己有更多時間陪家人。但是這樣一心二用,美其名還是主播,其實只是卡著別人的位置,絕不可能把工作做到最好。於是,我離開了主播台。


做出這個決定,我內心掙扎不已,因為我不曾放棄實現自我的念頭。所以,我努力思考還能用什麼方式去完成目標,好做到兩者兼顧。


這三年多來,我到公共電視做兒童節目,並試著寫書、到許多地方演講,分享我對於職場、夫妻、親子的體悟。不管是透過自身經驗的傳遞,或是與人面對面的力量,那種幫助別人少走冤枉路、甚至用一句話帶給別人幫助的感覺,比起過往一天播四、五次沒營養的新聞,不僅更有意義,也帶給我更大的成就感。最重要的是,由於工作時間的安排掌握在自己手中,讓我找到了生活的平衡點。


揮別新聞工作,讓我有捨有得,捨掉的是主播的光環,得到的是密度更高的人生。面臨抉擇時,很多人都會頻頻回頭,心想著「當時要是那樣,現在就會怎樣」,但是人生沒有那麼多的當時與現在,永遠只有「你現在這樣,以後會怎樣」。


我想,人生不一定要站在最亮的地方,只要你能甘願地去享受每個決定,全力以赴,人生就會真正發亮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eggyshih06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   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

    發表留言